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战将至(求月票!!)
中午于老太太亲自下厨,她是知道李和的口味的,完全是偏辣的,所以都是可劲的放辣椒。于德华被辣的一个劲喝水,他老婆跟他闺女扒上两口饭也就吃不下去了。
李和道,“没必要照顾我口味。”
于老太太道,“你忘了,我也是喜欢吃辣的,成天光迁就他们了,今天也是借你光,迁就下自己。你啊,不用太客气。再说,她们平常饭量也就那样,娇气的很。”
于德华酒量有限,不敢攀着李和喝酒,他儿子于博有点跃跃欲试,频频举杯。
对着半大孩子,胜之不武,李和喝酒都没劲,只是喝了一点,扒了两碗饭。
他从于家告辞,于德华让司机送,车子刚出门口,他发现汤佳佳的车还在路边,他让司机停车。
他下车敲开汤佳佳的车窗,问道,“你怎么还在这?”
汤佳佳正爬方向盘睡觉,见是李和很是高兴,可是看到李和身后的车,就失望的道,“你有车送啊?那你先走,我跟在后面。”
“等下吧,我还是坐你车吧。”李和回转身又对于德华的司机道,“你不用送了,回去吧。”
司机为难的道,“可是于先生的意思是....”
“行了,就说我说的。”李和截断司机的话,上了汤佳佳的车,对她道,“走吧。有始有终。”
“恩。”汤佳佳快速的启动了车子。
“你还没吃午饭吧?”
“我不饿。”
李和道,“我请你吃午饭吧。”
“不用,不用,我家就是开面馆的,哪里还需要去别家的馆子。”汤佳佳对李和的提议不以为意。
到了宾馆门口,李和给了他二百港币,“谢谢了。”
汤佳佳掏出口袋零钱,“李先生,你稍等一下,我找你零钱。”
“不用了,多余的请你吃雪糕了。”多也多不到哪里去了,这一段来回路程按照出租车的价格算,打车可是不便宜。
“谢谢,李先生。”汤佳佳高兴的朝李和的背影喊道。
接下来的一天,只有黄炳新和沈道如来过,他们在做空股票的同时也买入了不少看跌期权,每一个股票李和都仔细看了。
他的记忆力有限,也许有的股票他赚不了钱,只能安慰自己只要整体不亏钱就能接受。
10月18日周日早晨,贝克财长在美国电视节目中宣布:“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这显然是坏消息,而且影响是全球的,首先在香港股市上得到了体现。
10月19日,香港股市先于美股开盘,当日恒生指数暴跌了-11%!
沈道如和黄炳新看着李和的眼神都有点异样!
黄炳新瘫坐在地上,“李先生,你说的都是真的,港股已经这样了!难道美股也真的会这样?”
李和心里也很压抑,慢慢的掏出一根烟,火机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后,重重的吐了口烟圈,“不管是香港还是美国,只是刚开始而已。”
黄炳新道,“那李先生,我们为什么舍近求远,不直接做空港股?”
李和道,“我预测港府会直接停市。再说,想在香港继续混下去,就不要得罪港府。”
1987年发生世界性股灾,香港联交所史无前例宣布停市四日,成为唯一在股灾中停市的股票市场,做法惹质疑。
“停市?李先生,这个玩笑开大了吧?”黄炳新听了也是惊悚,要是真的停市,不知道要多少人从高楼上跳下!
他刚刚来的路上,已经有听到有人自杀的传闻了。
千万身价变得一文不值,任谁都接受不了!
《美人鱼》里面有一句台词“我刘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87年的股灾,97年金融风暴,02年的**。我都活下来了,我很牛的!”
能扛过金融风暴的人真的是很牛的!
沈道如的电话响了,侧耳听了几句,脸上的表情来回变换。
挂断电话,对李和道,“李先生,高盛的人要跟你见面。”
“高盛的那个姓齐的?不见。”李和早就把这个人拉人了黑名单。
沈道如摇摇头,“是他们的高层总经理。”
黄炳新道,“李先生,他们眼红了,是想分一杯羹罢了。他们本身也是真正的大投行。”
李和道,“既然他们求告我们,就让他们来。”
他现在有这个底气了,想想做梦都能笑醒。
沈道如知道李和也有这个本钱要求高盛的人过来,这个时候跟公司大小没有关系,而是看谁占有优势。
高盛的人来的很快,一行五六个人,以一个女人为首,“你好,李先生,张冬云”。
“坐床吧。”宾馆的房间不算大,挤下七八个人就有点拥挤了。
张冬云四处看了看,“李先生,挺勤俭的一个人。”
李和不以为意的道,“能住人就行,浪费是最可耻的。”
“今天恒指的表现出乎所有人意料,李先生还是继续笃定美股也会这样?”
李和道,“你要是不笃定,你就不会来找我了。”
“就在昨天美国财长宣布美元或主动贬值,加上上市公司并购税收优惠取消、海湾战争升级的传言等坏消息的冲击,叠加3-9月份联邦基金利率上调的影响,美股开始调整,10月14日-10月1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标普500指数接连下跌,累计下跌10.1%。今天香港、欧洲等地股市接连暴跌,所以这样的恶性循环,美股没有理由不跌。李先生,我们高盛想跟你合作一把。”张冬云一下子就切进了主题,没有什么废话。
“怎么合作?你也知道,我的布局已经完成。”
“李先生,我们出钱,你出预判方案。之前不管你是做黄金还是日指,你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包括这次,我们也没有理由不相信你的判断。我们愿意出20亿美金,由你来操作。”
“现在布局太迟了吧?”
张冬云笑着道,“我们拥有最好的操盘手,也拥有最好的微机设备和高频交易员。这个你不需要担心。”
时间就是金钱,是华尔街长久不变的真理。
高频交易正是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例如一个人投资者要买某一只股票的时候输入了一个买入指令,这个指令传达到美国某股票交易所。几乎同一时间,高频交易员就能获取这一指令,并抢在个人投资者之前买入这只股票。几毫秒之后,高频交易员再将这一股票加价卖给个人投资者,从而赚取价差。
当然此时不一定有这么高级,顶多就是利用彭博社的实时市场数据电脑系统快人一步,交易指令比别人快个几秒钟,不过就是这几秒钟产生的差别就大了。
“这个不算优势。”李和记得美国股市开盘后,因为交易量巨大,直接导致了交易所的电脑程式宕机,大量交易指令无法成交,所以高盛的设备优势并不一定能发挥的出来。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入场,在1987年金融危机中一战成名,大赚特赚的保罗多铎琼就是在10月19日股市临收盘之前回补的,还是看时机。
张冬云旁边一个胖子道,“李先生,如果这都不算优势,那什么才算优势?”
“我有什么好处?”李和没有回答问题,他不想在这个话题里纠缠,“时间不等人,美股要开市了。”
张冬云道,“李先生,快人快语,我们可以分你一成。并且免除你在我们这里的交易费用。”
“三成,并且免除我所有的交易费用。我要的不多。”
张冬云变了变脸色,“李先生,你就能保证我们一定成功?万一这里面有亏损呢?”
“是你们要求我合作的。”李和还是想把脑子里的东西卖个好价钱。
旁边的一个人出去打了电话回来后冲张冬云耳语了几句。
张冬云笑着道,“李先生最高只有两成,多了我没法向董事会交代。”
“行。”李和同意了,有总比没有好。
签完一个协议以后,李和写了个纸条,“按照这个操作来。”
张冬云接过一看,纸条上密密麻麻的的写了不少东西,甚至还有准确的时间节点,不过还是对着一些问题,发出来疑问,“开盘一小时内,放完所有空单?”
“是,晚了可就没接盘侠了。”李和笑着解释道,“周五持有空单的空头们赚发了。所以我预计道指开盘后,很长时间会没有买盘,没有成交。不要着急,这时候凭着你们设备的优势,慢慢等待总会有成交。”
“开盘前和收盘后放空sp500指数期货?”
“对,资金如果反应迅速,进场期限套利,然后持仓到结算日,短时间内可获得暴利,这是天赐良机。
高盛的人来的也快,走的也快。
黄炳新在李和的屋里来回踱步,沈道如一根烟接着一根烟的抽,看的李和头晕,没好气的道,“你们俩也过去吧。”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走了。
李和开了窗户,散了散屋里的烟气。
(未完待续。。)
李和道,“没必要照顾我口味。”
于老太太道,“你忘了,我也是喜欢吃辣的,成天光迁就他们了,今天也是借你光,迁就下自己。你啊,不用太客气。再说,她们平常饭量也就那样,娇气的很。”
于德华酒量有限,不敢攀着李和喝酒,他儿子于博有点跃跃欲试,频频举杯。
对着半大孩子,胜之不武,李和喝酒都没劲,只是喝了一点,扒了两碗饭。
他从于家告辞,于德华让司机送,车子刚出门口,他发现汤佳佳的车还在路边,他让司机停车。
他下车敲开汤佳佳的车窗,问道,“你怎么还在这?”
汤佳佳正爬方向盘睡觉,见是李和很是高兴,可是看到李和身后的车,就失望的道,“你有车送啊?那你先走,我跟在后面。”
“等下吧,我还是坐你车吧。”李和回转身又对于德华的司机道,“你不用送了,回去吧。”
司机为难的道,“可是于先生的意思是....”
“行了,就说我说的。”李和截断司机的话,上了汤佳佳的车,对她道,“走吧。有始有终。”
“恩。”汤佳佳快速的启动了车子。
“你还没吃午饭吧?”
“我不饿。”
李和道,“我请你吃午饭吧。”
“不用,不用,我家就是开面馆的,哪里还需要去别家的馆子。”汤佳佳对李和的提议不以为意。
到了宾馆门口,李和给了他二百港币,“谢谢了。”
汤佳佳掏出口袋零钱,“李先生,你稍等一下,我找你零钱。”
“不用了,多余的请你吃雪糕了。”多也多不到哪里去了,这一段来回路程按照出租车的价格算,打车可是不便宜。
“谢谢,李先生。”汤佳佳高兴的朝李和的背影喊道。
接下来的一天,只有黄炳新和沈道如来过,他们在做空股票的同时也买入了不少看跌期权,每一个股票李和都仔细看了。
他的记忆力有限,也许有的股票他赚不了钱,只能安慰自己只要整体不亏钱就能接受。
10月18日周日早晨,贝克财长在美国电视节目中宣布:“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这显然是坏消息,而且影响是全球的,首先在香港股市上得到了体现。
10月19日,香港股市先于美股开盘,当日恒生指数暴跌了-11%!
沈道如和黄炳新看着李和的眼神都有点异样!
黄炳新瘫坐在地上,“李先生,你说的都是真的,港股已经这样了!难道美股也真的会这样?”
李和心里也很压抑,慢慢的掏出一根烟,火机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后,重重的吐了口烟圈,“不管是香港还是美国,只是刚开始而已。”
黄炳新道,“那李先生,我们为什么舍近求远,不直接做空港股?”
李和道,“我预测港府会直接停市。再说,想在香港继续混下去,就不要得罪港府。”
1987年发生世界性股灾,香港联交所史无前例宣布停市四日,成为唯一在股灾中停市的股票市场,做法惹质疑。
“停市?李先生,这个玩笑开大了吧?”黄炳新听了也是惊悚,要是真的停市,不知道要多少人从高楼上跳下!
他刚刚来的路上,已经有听到有人自杀的传闻了。
千万身价变得一文不值,任谁都接受不了!
《美人鱼》里面有一句台词“我刘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87年的股灾,97年金融风暴,02年的**。我都活下来了,我很牛的!”
能扛过金融风暴的人真的是很牛的!
沈道如的电话响了,侧耳听了几句,脸上的表情来回变换。
挂断电话,对李和道,“李先生,高盛的人要跟你见面。”
“高盛的那个姓齐的?不见。”李和早就把这个人拉人了黑名单。
沈道如摇摇头,“是他们的高层总经理。”
黄炳新道,“李先生,他们眼红了,是想分一杯羹罢了。他们本身也是真正的大投行。”
李和道,“既然他们求告我们,就让他们来。”
他现在有这个底气了,想想做梦都能笑醒。
沈道如知道李和也有这个本钱要求高盛的人过来,这个时候跟公司大小没有关系,而是看谁占有优势。
高盛的人来的很快,一行五六个人,以一个女人为首,“你好,李先生,张冬云”。
“坐床吧。”宾馆的房间不算大,挤下七八个人就有点拥挤了。
张冬云四处看了看,“李先生,挺勤俭的一个人。”
李和不以为意的道,“能住人就行,浪费是最可耻的。”
“今天恒指的表现出乎所有人意料,李先生还是继续笃定美股也会这样?”
李和道,“你要是不笃定,你就不会来找我了。”
“就在昨天美国财长宣布美元或主动贬值,加上上市公司并购税收优惠取消、海湾战争升级的传言等坏消息的冲击,叠加3-9月份联邦基金利率上调的影响,美股开始调整,10月14日-10月1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标普500指数接连下跌,累计下跌10.1%。今天香港、欧洲等地股市接连暴跌,所以这样的恶性循环,美股没有理由不跌。李先生,我们高盛想跟你合作一把。”张冬云一下子就切进了主题,没有什么废话。
“怎么合作?你也知道,我的布局已经完成。”
“李先生,我们出钱,你出预判方案。之前不管你是做黄金还是日指,你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包括这次,我们也没有理由不相信你的判断。我们愿意出20亿美金,由你来操作。”
“现在布局太迟了吧?”
张冬云笑着道,“我们拥有最好的操盘手,也拥有最好的微机设备和高频交易员。这个你不需要担心。”
时间就是金钱,是华尔街长久不变的真理。
高频交易正是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例如一个人投资者要买某一只股票的时候输入了一个买入指令,这个指令传达到美国某股票交易所。几乎同一时间,高频交易员就能获取这一指令,并抢在个人投资者之前买入这只股票。几毫秒之后,高频交易员再将这一股票加价卖给个人投资者,从而赚取价差。
当然此时不一定有这么高级,顶多就是利用彭博社的实时市场数据电脑系统快人一步,交易指令比别人快个几秒钟,不过就是这几秒钟产生的差别就大了。
“这个不算优势。”李和记得美国股市开盘后,因为交易量巨大,直接导致了交易所的电脑程式宕机,大量交易指令无法成交,所以高盛的设备优势并不一定能发挥的出来。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入场,在1987年金融危机中一战成名,大赚特赚的保罗多铎琼就是在10月19日股市临收盘之前回补的,还是看时机。
张冬云旁边一个胖子道,“李先生,如果这都不算优势,那什么才算优势?”
“我有什么好处?”李和没有回答问题,他不想在这个话题里纠缠,“时间不等人,美股要开市了。”
张冬云道,“李先生,快人快语,我们可以分你一成。并且免除你在我们这里的交易费用。”
“三成,并且免除我所有的交易费用。我要的不多。”
张冬云变了变脸色,“李先生,你就能保证我们一定成功?万一这里面有亏损呢?”
“是你们要求我合作的。”李和还是想把脑子里的东西卖个好价钱。
旁边的一个人出去打了电话回来后冲张冬云耳语了几句。
张冬云笑着道,“李先生最高只有两成,多了我没法向董事会交代。”
“行。”李和同意了,有总比没有好。
签完一个协议以后,李和写了个纸条,“按照这个操作来。”
张冬云接过一看,纸条上密密麻麻的的写了不少东西,甚至还有准确的时间节点,不过还是对着一些问题,发出来疑问,“开盘一小时内,放完所有空单?”
“是,晚了可就没接盘侠了。”李和笑着解释道,“周五持有空单的空头们赚发了。所以我预计道指开盘后,很长时间会没有买盘,没有成交。不要着急,这时候凭着你们设备的优势,慢慢等待总会有成交。”
“开盘前和收盘后放空sp500指数期货?”
“对,资金如果反应迅速,进场期限套利,然后持仓到结算日,短时间内可获得暴利,这是天赐良机。
高盛的人来的也快,走的也快。
黄炳新在李和的屋里来回踱步,沈道如一根烟接着一根烟的抽,看的李和头晕,没好气的道,“你们俩也过去吧。”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走了。
李和开了窗户,散了散屋里的烟气。
(未完待续。。)